独清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家长眼界的高低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

  前几天,《摔跤吧,爸爸》大火,我也就跟风看了几篇影评。影评的内容没太记住,但其中有一位网友的留言引起了我的关注。他是这么说的:“执拗的父亲要求女儿学习摔跤,是家长对孩子的逼迫,限制了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还是家长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对子女尽责?”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一个孩子小时候就展现出在钢琴上的天赋,那么,即便他对钢琴不感兴趣,他的父母仍是会集全家之力在钢琴这方面全力托举他。倘若孩子不乐意练琴,那一系列的惩罚便会接踵而至。那么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在中国,更多的是现实主义者。假使这个孩子最后跻身世界一流,如朗朗之成才,那么家长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是对孩子的尽责。但毕竟冠军只有一个,若是这个孩子没闯出什么名堂,泯然众人,那就出大问题了,作为上帝视角的旁观者定会说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所做的一切都是逼迫,限制了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无论外人说家长是负责还是逼迫,孩子是否能成功,对家长来说都是渴望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所以说,无论孩子的成功与否,家长的初衷都是好的。那么从根源上来讲,是什么导致了孩子成功与否呢?我认为家长的眼界和见识是主要因素。

  眼界的不同导致了看待问题的看法不同。同样是面对孩子发烧,拥有大视野的父亲会选择马上把孩子送到医院,但见识浅薄的父亲可能只会去请巫师作法。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但在我们看来,拥有大视野的父亲会是做得更好的。若是把他们二人放在一起,大致是会吵起来的。只是因为眼界,见识的迥然,他们怎么也不会理解对方的。

  所幸,孩子生病这件事情是可以通过治疗的成功率来判定的。不幸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一眼看到底。素衣更需要家长的眼界和见识。也就是说,想要孩子成功,家长的眼界就必须要高,预期逼迫孩子做家长愿意让他干的事,不如先提高一下自己的眼界和见识,或许这样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